第一章 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

17

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在很多情况下,阳亢或阴盛是相对的。因

此,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不生病,就要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一个人身体的各

个方面只有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生命才会有活力,生理功能才会好。

调阴阳的方法:寒则温之,热则寒之

一个人感觉不舒服时,常常会想:

“我是不是受寒了?”“我是不是上火

了?”确实是,体内有了寒会生病;同样,体内有了热也会生病。体内有了

寒邪,调理的方法就是寒则温之;体内有了热,相对应的调理方法就是热则

寒之。

人很容易受寒,寒冷的季节或者夏季开空调温度过低,容易感受风寒;

在凉水里戏耍久了,脚部受凉了,下肢就容易受寒;喝多了冷饮,吃多了

生冷的食物,自个儿把寒邪灌进了身体,肚子就会受寒疼痛;穿得太少或晚

上盖得太薄受凉了,胃脘就容易受寒。人被寒邪伤到脾胃后,一般都会肚子

疼或胃疼,同时还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经常能看到年轻的姑娘们,在早

春或晚秋时节穿露脐衫,腹背都露在外面,这样会非常容易致使宫寒。姜是

一种非常好的食疗材料,生姜可以发散风寒,感冒轻症用生姜煎汤,加红糖

乘热服用;干姜可以温脾胃之阳而除里寒,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泄泻、脘腹

冷痛,可以用干姜煎汤,或者熬粥、炒菜等;也可以用生姜做穴位贴敷。此

外,针对脾胃虚寒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来调理。附子是中药里热性很强的药

材,不仅能驱散脾胃至寒,而且温补肾阳的能力也很强。

但是附子是有毒性

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接下来以鼻炎为例子,具体介绍一下调阴阳的方法。之所以以鼻炎为

例,是因为鼻炎一开始大部分是寒邪导致的;但时间长了,它就会入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