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调阴阳就是养命
第四,风、寒、湿邪耗阳气
风、寒、湿这些外邪侵入我们的身体,极易损伤阳气。中医认为,“风
为阳邪,伤人阴气”;风邪侵入人体,使肌肤开闭失常,营卫失守。但凡身
体虚弱的人,不仅容易出汗伤阴津;而且身体中的气随着汗排出体外,也极
易伤阳,导致阳虚。当风邪侵入人体时,如果兼有寒邪、湿邪,就更容易损
伤阳气,导致阳虚。寒邪侵入人体,使阳气受损,导致其温煦功能减弱,从
而使得人体脏腑的功能减退。湿邪侵入人体时,使脾阳受损,导致脾气的运
化功能减退,使得体内水湿聚集,易出现腹泻、水肿等阳虚的症状。
第五,过食寒凉伤阳气
偏爱生冷食品,是造成现代人阳虚的一大原因。很多人贪凉,在夏天甚
至寒冷的季节吃大量的冷饮,损伤阳气,导致阳虚损伤脾阳,引起食欲不
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另外,大部分水果都性偏阴凉,阳气不足的人食用水
果不加节制,也会造成阳虚。
第六,夜生活过多损阳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但随着现代人生
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经常加班加点、晚上聚会豪饮等,造就了一批
“夜猫子”。这种情况导致了阳气在夜间不能正常收藏,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
息,时间长了就会损耗阳气,形成阳虚。
第七,情志失调损耗阳气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影响着阴阳的平衡。大怒大悲都会伤
神伤气。而神和气的形成与体内的阳气紧密相关。有句俗话“吓得屁滚尿
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惊恐易伤肾,人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肾阳往
往会受到损伤,导致肾气不足,出现遗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忧思过度会
损伤脾阳之气,脾气伤则会导致中焦气结、水谷不化、腐化不利,出现便
溏、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