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
11
这些事儿让你阳气不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阳气不固,人就会折寿,甚至
夭亡。上一节讲到了哪些原因会损伤阴气,导致阴气不足。那么又是哪些原
因会损伤阳气,引起阳气不足呢?
第一,先天不足阳气亏
先天不足可追溯到胎儿时期。如果胎儿在母腹中由于某些原因致使肾气
不足,那么孩子出生后就可能体质虚弱,并出现五软(头颈、口、手、足、
肌肉软弱无力)、五迟(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等现象。如果先
天元气不足,后天又没有及时补充,阳气就会更加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
或容易感冒等情况。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在后天调养
上,应先从调理脾胃入手;只有消化系统正常了,才能使补充的营养被身体
吸收,使阳气逐渐升上来。
第二,后天过劳损阳气
劳累过度会损耗人体内大量的精气。体内阳气消耗过大,气耗则气虚,
而阳虚往往是从气虚发展而来的,是气虚的严重状态。
第三,久病、大病耗阳气
疾病是十分损耗体力的,而体力的产生需要以充足的阳气为保证。大
病、久病、女性长期月经量过多或其他原因导致失血过多,以及肠胃疾病导
致脾胃虚弱,都可能因气血生化不足而引起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