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_
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
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
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
一根莲花汤匙,若从因缘来看,不是真实的有,可是在缘起的
那一刻又不是无的。一切有都不是真有,而是等待因缘才有,犹如
一撮泥土成为一根汤匙需要许多因缘;一切无也不是真的无,就像
一根汤匙破了,我们的记忆中它还是有的。
我们的情感,乃至于生命,也和一根汤匙没有两样,“捏一块
泥,塑一个我”,我原是宇宙间的一把客尘,在某一个偶然中,被塑
成生命,有知、情、意,看起来是有的、是独立的,但缘起缘灭,
终又要散灭于大地。我有时候长夜坐着,看看四周的东西,在我面
前的是一张清朝的桌子,我用来泡茶的壶是民初的,每一样都活得
比我还久,就连架子上我在海边拾来的石头,是两亿七千万年前就
存在于这个世界了。这样想时,就会悚然而惊,思及“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感到人的生命是多么薄脆。
在因缘的无常里,在危脆的生命中,最能使我们坦然活着的,
就是马祖道一说的“平常心”了。在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有平常
心地,知道“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渚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
干;森罗万象有若千,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
干。”(马祖语)找到真月,知道月的影子再多也是虚幻;看见水性,
则一切水源都是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