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胡德夫就已在台北酒吧里驻唱,并举办了台湾史上第
一场个人演唱会,然后很快与李双泽、杨弦一起被称为“台湾民
歌之父”,滋养了大陆几代歌迷的台湾民歌,他是最初推手之一。
但是,当了“父亲”的胡德夫似乎在此之后消失了,而“孩子
们”占据了从民歌到流行乐的舞台,一唱就是红红火火的三十年。
时间中的胡德夫去了哪儿?我们为什么一直不知道他?
当时的大陆,主要靠各种引进版和盗版音乐来靠近台湾乐坛,
从邓丽君到罗大佑,从齐秦到童安格都是如此。
可唱了三十多年的胡德夫,却没出过一张专辑,这让我们无
版可引甚至无版可盗。直到2005年,已经五十五岁的他推出第一
张专辑《匆匆》,才真正拆除了大陆歌迷与胡德夫之间的那堵墙。
这时,当初那个小伙子,已变成头发花白的老者。三十多年,
一切都在变,可胡德夫好像还和以前一样站在那里唱着。在歌声
里,有从前的岁月,黑白照片一样静默的山河。然后突然间,我
们开始热泪盈眶。
三
也幸亏是在不年轻之后才听到胡德夫的音乐。就像年轻时爱喝可
乐,可中国人,终会在岁月里明白茶的滋味。你走过的路越长,越接
得住胡德夫歌声中的错综复杂。很多歌,乍一听是山河,细听却是岁
月沉淀下来的骄傲和感伤,还有足以克服这个喧嚣时代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