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在马克的身边。在世博园区还没装修好的法国馆工地上,我们一起心痛,忧

伤,因为在零下二度的严寒中,87岁的马克用颤抖的双手紧握相机坚持奋力拍摄

他喜爱的建筑工人。我们不知,沿着他冻红的鼻子,一滴一滴落下的是雨水还是

泪水……

我最深刻的发现还是马克·吕布和肖全的共同点。他们俩都擅长肖像,因为他

们关注的首先是人本身。尽管已经出版过两本经典的风光摄影集《黄山》和《吴

哥》,但马克一生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着人,从1953年的铁塔油漆工,一直到2010

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工地的工人。而肖全最拿手的摄影题材一直是人物肖像。在马

克和肖全这两个光影诗人的镜头下,共同的主题是美,而不是暴力。他们用自己的

方式分享中国女星巩俐的美,也分享他们对旅行的热爱。他们都总是要离开住惯的

地方,出门去看世界,“以一双明确的、充满亲情的眼睛来看这世界。通过对细节的

不断感知和放大,平静地渴望自己的影像所表达的是人类之间的相似,而不是差异;

是理解,而非判断;是再现一个姿态、一幅风景,或者一张脸的记忆。”(引文摘自

帕特里克·罗杰(Patrick Roegiers)《多眼》,La Manufacture 出版社1992年版。)

今天,在马克个人网站(marcriboud.com)的首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学生

肖全为老师马克拍摄的肖像,这是他们俩坚不可摧的友谊的明证。在马克93岁生

日的前夕,我非常感谢肖全给我这个机会,参与对我们敬爱的老师的致敬,他真

的是教会我们“看”的好老师。

马克挚友,马克回顾展“直觉的瞬间”策展人

2016年6月12日于上海

感谢姚瑶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