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第一章 | 老爹上了大江轮
家底薄的,像我奶妈家里就是几串香肠应应景,不过那时候没
有人说什么或嫌弃什么,逃难嘛,能有个窝住不受风吹雨打,再有
份儿粮吃就很好了,还想要什么呢?四川老乡本来不擅长面点,但
是因为配给里有面粉之故,各式面点也就成了眷村菜主力之一。包
子饺子葱油饼就不用说了,那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好料;平时就是来
碗阳春面配上点卤味,再来点自家泡菜,就是一顿丰盛美味。
父亲在1997年第一次回大陆的时候,吓了一跳,因为时隔50年
之后他的家乡有很多变化,譬如说很多所谓的家乡菜是他没有吃过
的;火锅是成都人不吃的,火锅怎么来的?是最早在抗战的时候,重
庆的码头很陡,上来下去,客人的行李就必须有人帮着扛上去,而这
些扛包的苦力就叫“棒棒儿”—一根棍子两根绳子就可以开始干活
的人。这些“棒棒儿”穷啊,没得吃就吃河水上漂来的死猪、死鸡、
死鸭,或者是一些人家不
要的下水,他们把那些内
脏收集起来,起一锅水,
水一滚就丢进去。因为那
些河里漂来的东西味道实
在不怎么样,所以就用大
量的花椒辣椒放下去,压
压味道嘛。“棒棒儿”们就
是吃这个填饱肚子的,所
以火锅是这么来的。成都
人永远瞧不起重庆火锅,
因为成都是天府之国嘛,
所以他们吃的是大菜,不
吃火锅,他们会说火锅都
是“棒棒儿”吃的。
重庆陡峭码头上的“棒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