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一个下午,我在台北永康街闲逛,瓢泼大雨突来,
雨势甚急,匆忙避入一家茶行。茶行老板一人正在独斟独饮,看到我
一身狼狈地进来,不免招呼一声:
“来来来,来喝点热茶。”我也不客
气,坐下就喝。
在台湾,茶行有一个规矩,买茶前可以先试喝,如果口味不适就
扬长而去,没有人会说什么。这个规矩似乎只有1868年开业的台南
振发茶庄例外,进门后没茶桌试喝,大概是同业敬重它是全台最老茶
行的缘故吧。
茶这个东西一杯为品,二杯为饮,再喝下去就是牛饮。雨势一直
不停,就不免和老板侃起大山。中国人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吃了没,
第二句就是哪里人。知道我生在台南,苗栗老家的老板就幽幽地说出
一句:
“你是吃甜的,我是吃咸的。”
啊,就一句吃甜的,让我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台南眷村。
半个世纪前我在台南出生,在我幼年时代残留的记忆中,台南和
现在大陆任何一个岭南一带的县级城市没啥两样,城里是矮矮的楼
房,弯弯曲曲的马路与街边的骑楼,骑楼下高高低低的步道,随意走
着穿着木屐逛街的人。
小城外是一个又一个的村落,村落间环绕着农田水塘,然而,这
一幅农家景象在我上了中学后就消失殆尽,泥土路都成了柏油路,农
田都成了一排一排的房子,闽南语称之为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