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我在宝岛长大 

 I grew up in Taiwan

所以虽然他也写逃至台湾的败兵,写1960年代的白色恐怖,

但是用少年的眼光、少年的心情、少年的口吻去讲述,就会产生

化恐怖为可笑,化庄重为诙谐的效果。三年级的时候,龚显耀参

加全校演讲比赛,题目是“保密防谍的重要性”,在他前面的那个

孩子因为紧张,把“中山精神不死”大喘气说成了“中山不死,

还有精神”,引来哄堂大笑。而龚显耀自己的表现是这样的:

“首先用力一跺脚,踩在木制的讲台上‘咚’的一声,那时一

群小学生在听了前面许多雷同的讲演后已经是东倒西歪、昏昏欲

睡了,突然的一声‘咚’把所有人都震醒了。

“然后我手臂前伸、手指向前指,定定地指着前方。‘小心!’

这句话又得抬高八度,得撕心裂肺地号叫着,音高得真能让在场

的所有人吓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见台上的我,手臂

从左至右划了个 180 度的半圆形,每转 30 度手指还得那么一

点,好似知道了台下的什么人干了些什么坏事,再石破天惊地说

出‘共—谍—就—在—你—身—边—’,最后这个

‘边’字,更要如开金裂石般直穿入大家的耳膜里。大伙儿目瞪口

呆几秒钟后,就是如雷的掌声爆发出来。”

有时候我会纳闷,一个来自新竹清华的理科生,怎么会有这

么漂亮的文字功夫?

作为一个美食家,龚显耀写起吃来最下功夫,也最动感情:

烧饼油条、白糖豆浆、阳春面、臭豆腐、粢米团……这样的寻常

食物,他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就以煨番薯为例吧:

“大伙拼命捡拾树枝杂草丢进去烧,要烧得上头的泥块隐约变

红变黑,吐一口痰上去,嗤的一声泥块上白烟冒起,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