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观
·
042
·
现在伊朗才开始转变思路,在这个领域中推出了一个叫利润分享的
新办法。也就是外部投资冒风险之后,如果发现了油气田,在未来更长
的时间段里,给你赚钱的空间,比如20-25年,生产出来的石油产量
伊朗可以和发现油田的国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这个条件就比伊朗周
围的其他产油国要好很多。所以欧美很多大的石油财团都因为这个原因
跃跃欲试。
伊朗在整个经济运转过程中,还有大量思路没有转过来的案例。比
如我有一个伊朗朋友,他说过一件事情,一家中国公司给伊朗投资,实
际上就是给伊朗提供资金贷款,中方公司就问:
“我给你贷款,你能不能
反过来买我一些设备或者向我采购一些东西?”伊朗人不同意,因为他
们觉得既然你把贷款给了我,这就是我的钱了,我再从你那儿采购,这
不是肥水都流到你们那儿去了吗?他们一直有这种非常强烈的意识,生
意就不好做了,因为这违反了我们很多日常做生意的原则。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在伊朗国内,伊朗民众对中国产品的质量怨声
载道,中国货的口碑不太好。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比如中国
消费者经常埋怨,日本人把最好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人,差一点的产品卖
给了欧洲人,最差的产品卖给了中国人,大家觉得日本瞧不起中国人。
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的进口商把价格压得太
低,进口商只肯出这个钱。既然采购商把价格压得这么低,日本商人在
正常的质量下就没利润可赚了,但是日本商人又想做这个生意,所以他
们只能按照采购商出的低价格来降低产品质量,比如把某个汽车零件给
你拆了或者换成别的材质的。结果,进口到中国来的日本汽车的质量自
然有问题。中国人就抱怨说,这是日本汽车商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其
实,所有国家都会有类似的问题。中国产品在进入中东国家的时候,情
况同样如此。
伊朗的进口商来中国采购的时候也是把价格压得很低,中国商人想
做生意只能按照伊朗进口商人出的低价格,选择质量不太好的原料制造
的商品卖给伊朗。另外,这些伊朗进口商在进口中国商品的时候,由于
进口关税很高,他们就把成品拆成零部件运进伊朗,因为零部件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