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时事

·

041

·

权。与之相反,世俗派的伊朗民营经济就弱小得多了,在市场中完全处

于依附地位,大型企业寥寥无几。

宗教集团其实就是伊朗强硬派的大本营,他们反对与美国谈判,反

对开放国门,其主要动机是不想丧失经济上的既得利益。

改革派则代表着世俗力量,包括社会中下层人士和广大学生,他们

不想永远生活在封闭和隔绝的世界里,渴望融入现代社会,他们虽不掌

握经济资源,但由于人数众多,强大的民意也会对宗教集团形成巨大的

压力。这就是鲁哈尼2013年成功当选总统的原因,因为人民要求改变。

宗教领袖最终选择了支持鲁哈尼的谈判。

1.伊朗改革开放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改革派已经占了上风,但伊朗的经济问题却不是一开放就万事

大吉了,这中间困难重重。

首先是伊朗人的观念问题。伊朗人在长期被封闭之后所形成的很多奇

怪的观念会阻碍改革和开放,比如他们认为经商就是个零和博弈,如果利

润分给了你,我就少了,他们没有共同创造新价值的思维方式。

在石油勘探方面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很多欧美大公司都想进入伊朗,

因为那儿有油气,但是伊朗的回购协议给出的条件很差,如果外国石油

公司要进伊朗勘探石油、钻井,所有风险得是外方石油公司扛着,如果

没有发现油气,那么外方的投资就打水漂了;如果发现油气的话,外方

石油公司就要和伊朗方面一起生产,而且经营期很短,只有5-7年的
时间。最后给外方石油公司的好处是:外方石油公司打出来一个油田之
后,伊朗政府以比较低的价格回购过来,然后给外方石油公司的钱就相
当于对方赚一个辛苦费。这样的话,国际大石油财团当然不愿意去做这
个事,冒这么高的风险,结果自己的收益还这么低。所以说,伊朗外部
投资少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制裁造成的,也由于伊朗人的
这种观念,阻碍了很多国际大公司去伊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