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时事

·

037

·

从彻底消灭到有限保留,美国的让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意味着伊

朗已经站在了核大国的门槛前,未来是有可能跨越这道门槛的。以压缩

规模来换取解除制裁,伊朗当然愿意做这笔买卖,因为有便宜可占。所

以宗教领袖才会点头,鲁哈尼才能谈成。

二、“伊斯兰国”兴起促使美国对伊朗的战略

调整

美国之所以如此急于调整对伊朗的战略,也是为了应对“伊斯兰国”

的巨大威胁。关于对“伊斯兰国”的认识,美国一开始就走了弯路。“伊

斯兰国”的危险性其实远高于基地组织,而美国人认为“伊斯兰国”实际

上是现代的政治组织,只不过穿着宗教的外衣。美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

“伊斯兰国”,显然是一个重大错误。

因为“伊斯兰国”真正强调信仰的纯粹性,严格遵循穆罕默德先知

的一切言行,对经书的较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遵行的是公元

630年原汁原味的伊斯兰教教法。比如,“伊斯兰国”对于叛教者的定义

极其严格,叛教者都要被处死。伊拉克人口的大多数属于什叶派,而什

叶派就符合这些叛教定义,因为“伊斯兰国”认为什叶派篡改经书《古

兰经》就是否认其原始的完美性,所以什叶派的人都算是叛教者,按照

他们的逻辑,什叶派的人都应该被清除掉。另外,惩罚方式还有钉十字

架、奴隶制、斩首等。可以说,“伊斯兰国”是要把中世纪的理念原封不

动地搬到现代社会。这么一定义的话,很多人都会受到惩罚,所以“伊

斯兰国”占领的地区频繁地出现有关屠杀的信息。

“伊斯兰国”的“较真”让基地组织也望尘莫及,基地组织毕竟还要

顾及公众反应,也要适当考虑国际社会的态度,因此像奴隶制这样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