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观

·

028

·

习、1999年误炸中

国驻南斯拉夫大使

馆、2001年的南海

撞机事件,这些突发

事件都有可能间歇性

冲击中美关系,但不

至于导致两国关系严

重脱轨。因为商业帝

国派在美国国策制定

时的话语权很大,具

有一票否决的能力。

国家利益派本来要利用这三次事件把整个国策颠倒过来,但是最后总是被

压制。这就说明,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之中,商业帝国派占据着优势地位。

2001年,“9·11”事件爆发。国家利益派的精力被迫转向中东,一

时半会儿顾不上中国,同时美国也需要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所以

2001年以后,国家利益派跟商业帝国派的利益又重合了,就是保持跟中

国的友好关系和继续发展经贸合作,中美双方基本上以合作为主。国家

利益派拉着中国一块反恐,商业帝国派在中国则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国

经济也跨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中美关系一

直处于一种稳定的合作状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中国经济则挺了过来。

国家利益派再次陷入了焦虑,眼看着中国实力做大,而美国却被俄罗斯

和中东问题困住了手脚,无法集中精力应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中

国国内市场继续扩张,商业帝国派在全球一片萧条之中找到了一块巨大

的“绿洲”,自然舍不得放弃,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家利益派就不断发出中国崛起必将危及美国霸权的警告,

但在商业帝国派的眼里,这些警告纯属子虚乌有,而中国市场的现实利

益却真真切切。经过这几轮颠来倒去的反复,两派在对中国的大战略上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

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