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时事
·
027
·
象,在西方媒体中也是一个改革派的形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就是
因为两派的利益重合,两派合流了。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这时候,两派已经达成了坚定的共识,
就是一定要将强人普京赶下台,以便重新压制俄罗斯的潜力,并控制其
自然资源。这种共识奠定了美国对俄罗斯的大战略,那就是以乌克兰内
战消耗俄罗斯的经济资源,以石油战打击俄罗斯的财政,同时联合欧盟
保持经济制裁和金融制裁,直至普京垮台。等到俄罗斯经济垮了以后,
商业帝国派再重新进入,重新廉价拿下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2.中美关系很玄妙,却奈何都不会出轨?
反观中国,从中美建交以来的这30多年来看,美国两个派别的博弈
也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商业帝国派渴望利用中国的廉
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同时,因为有苏联在,国家利益派需要
中国来制衡苏联。两派利益一致,所以美国的大战略必然是与中国进行
外交联合,同时发展经贸关系。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派便开始分化了。
1993年,克林顿在总统竞选期间曾对中国的态度非常严厉。因为国家利
益派认为苏联垮台了,中国的利用价值便大幅缩水,因此调整战略,要
求变合作为遏制。但商业帝国派不同意,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之前在中国
大量布局的甜头了,这个时候你让他们放弃这些商业利益,他们不愿意。
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起伏跌宕,大家在美国每年决定是否继续
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投票前都揪着心,结果每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商业
帝国派的利益一定会压倒一切,因为他们有钱,可以影响选举和议员的
态度,最后最惠国待遇表决总能顺利过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国进
入WTO。中美关系虽然磕磕碰碰,但是不会“出轨”。
但是这期间中美关系也出现过几次重大摩擦,如1996年台海军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