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第壹章
细说茶道的前世今生
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
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
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
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自比,引用屈原《渔父》
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表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
廉明。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
“至苦茶之为物,擅瓯闽之
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
……冲澹闲洁,韵高致
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
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
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
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饮茶让人将心放在闲处,宁静淡泊
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更在于使人把
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气。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禀性。钟灵毓秀,造
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
禀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
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而且,由于中国茶道的演化,茶
德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畴。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
“故人气味茶样
清,故人风骨茶样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直截了当地说:
“从来佳
茗似佳人。”将茶人格化、神秘化,把饮茶从解渴的日常层面,上升
至精神寄托的高度。茶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超越了茶叶的经济的
物质的范畴,与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学、艺术、伦理等领域联系
起来。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品味了人生的趣味,培养了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