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说法,父母那套“赶紧结婚生孩子”的理论跟自己的人生完全不

能搭配上,她还有更高的天地要闯。之前父母安排她相亲,她拒绝了

一个又一个,父母眼中踏实憨厚型的、经济适用型的……父母都急了

说你到底要哪种。她说,他们很好,但是她不喜欢,看着他们,不会

心怦怦跳啊。

父母的回答是,现在这么任性,以后有你的苦头吃。

但我学姐还是遇到了那个让她心怦怦跳的人啊,在美国遇到的,

还是麻省的高材生,比她小,但根本不在乎她的年龄。

说实话,她给我讲这一段和父母的战争时,我都替她捏把汗。人

人都说“不将就”,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到了后来还是摆摆手说“算了

算了,有总比没有好”呢?因为她们不是不想等,是等不起了。除了

年轻,她们没有特别耀眼的附加价值可以冲破偏见,足以遇到一个脚

踏祥云的完美王子。决定不等了,是因为很清楚等待的成本以后将继

续升高,而自己既没有过人的学识和气质,也没有独自一人生活的经

济条件。

说白了,过窝囊的、卑微的人生而不敢拒绝,不是你们所批评的

“没情怀”,只是因为拒绝成本太高,仅此而已。

鸡汤谁都会写,从来没看过书的人也写得出“要跟随你的内心

哦”——但一味鼓吹轻飘飘的勇气,而不看看当事人所站的位置,不

看看他手里有没有用以反击世俗的利剑、用以跨越障碍的汗血宝马,

就叫他在原地等着,站在全世界的对面,只让他用信念去死撑,真的

一点用都没有。没有继续追求自由是因为有枷锁,不是因为不热爱。

我还收到过很多份让人蛮无奈的私信,比如说“我不是很喜欢他,

028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