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释迦牟尼答曰:

“修行。”

对于这段对话的解释众说纷纭。有人推断释迦牟尼是个

轻视女性的人,而女性是修行的魔障。所以,这种不要交往

女性的解读应运而生。但是,我对此不敢苟同。

我认为释迦牟尼自己年轻时便经历了渴爱之苦,即使他

强压心绪,但是他必深知消弭渴爱是何等艰难。

此事容后慢叙。然而释迦牟尼作为印度一个小国家的王

子,他拥有美貌的妻子,也有幼小的孩子。他毅然舍弃上天

的眷顾而选择出家,其原因大概也是经历了渴爱之苦吧?

他告诉自己的爱徒阿难“勿看”“勿言”,我想是因为

释迦牟尼自己深知游走于渴爱之间的人们是何等脆弱的缘

故吧!

既如此,人生岂不是为渴爱所苦,难获慈悲之心—— 对

此,释迦牟尼如此教化:

“诚然,一日为人,皆难逃渴爱,

然缓解渴爱之痛、平稳烦恼之炎当有法解之。”

若渴爱尽消,则男女姻缘也随之飘散。如此一来,则无

法繁育后代,人世间也自然不复存在。若发生这种极端状

况,释迦牟尼却未曾点拨众生。

虽然释迦牟尼对出家的僧侣也像对阿难一样严格训导,

但是对于普通信徒,他会规劝他们多子多福。此外,他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