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从小不学会敬人敬事,长大后做什么都被人看不起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每天辛苦抚养孩子,所以从本能
上讲,孩子对父母是充满了感激和依赖的。在这种感情中,孝与
敬会自然产生。庄子所讲的“以敬孝易”,就是说以敬的形式来
行孝是很容易执行的,敬是孝的出发点。以此类推,逐步提高,
才可以广被天下人。父母应该因势利导,在这个阶段来培养孩子
“敬”的能力。现在很多父母不懂这个,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
子觉得大家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最终成了小皇帝。不但
没有“敬”,而且会越来越不满足,稍有不满,就会觉得世界亏
欠他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敬”的能力一点儿都没有被培养
起来,当他长大,走入社会后,可能在与人合作方面,变得难以
协调,甚至会变得非常狂傲。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做事会阻碍重
重,在个人修养方面,也会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而无从进步。
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孩子成
长的特点来调整方法。但是,对于“敬”的品德的培养,父母的
心中必须有数,不能因为自己对此没有认知,就忽略了这个品德。
因此,大家看《弟子规》里面的细节,其实包含着一些重要
的道理,如果逐步奉行,就能帮助培养孩子好的品德,这句“父
母教,须敬听”里面也是层次清楚,在孩子有了敬的心态后,自
然能够认真倾听。大家都知道,同样听一件事情,你的状态决定
了你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别人说的事情是对的,只是讲
的态度方式未必妥当,但是因为你自己有恭敬的态度,比较虚
心,就会忽略掉其外表的不妥,及时地选择,即使听到错误的言
论,也会冷静地分析来龙去脉,客观地给予评价。可是如果你没
有敬的态度,心气浮躁,瞧不起别人,即使对方建议是对的,你
也会因为影响自己的自尊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听取。这样的事情
倾听对方的
任何一种意见或
议论就是尊重,
因为这说明我
们认为对方有卓
见、口才和聪明
机智,反之,打
瞌睡、走开或乱
扯就是轻视。
——[英]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