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执行,不是的,还有后面“指导”和“纠正”两个步骤呢。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个“父母教”的“教”字,讲的是对
孩子做事的指导、教育。这里面对父母也有要求,就是要把做事
的目标,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等等,都教给孩子,
这才是真正的“教”。相信每个父母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人生的大格局从“敬”开始
那么,为什么要求孩子做到“须敬听”呢?这里面提出的重
点是一个“敬”字。
所谓“敬听”,就是应该怀着恭敬、尊敬的态度来听父母的
教导。
我们通常说恭敬,但是“恭”和“敬”在古代还稍微有点儿
区别。古人说“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意思是外在表现出来的叫
“恭”,内心的态度叫“敬”。所以“恭”是内心“敬”的外在表现。
那么,对父母的教导,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要以“敬”的态
度去倾听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敬”?
通常的解释是:尊重,有礼貌地对待;谨慎,不怠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和态度呢?我们仔细分析,应
该是觉得自己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关爱与护佑,这样就会产生
“敬”的感情,比如“敬天爱人”的敬,对父母的敬爱,等等;
另外,有的时候,觉得其他人有着他们的优点,自己一时还做不
到,应该努力去提高,此时也会产生尊敬的感情,比如对竞赛对
手的尊敬,看到了别人的优点“肃然起敬”,等等;还有的时候,
是觉得所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容不得差错,会以“敬慎”的
态度去做。但是这种含义现代人的体悟可能已经非常少了。
实际上,“敬”的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人生修养的一大途径。
敬听不等于
服从,这是告诉
我们,即使父母
说的不对,也须
保持恭敬。这种
恭敬心在父母错
误时对我们也无
害,在父母正确
时却是对我们大
大有益。而这种
对待师长的恭敬
心态,会使我们
终身受益。
——
@erikhu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