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弟子规
说什么
答:
“准备好酸菜,黄瓜蘸大酱!”其实理智上也知道澳大利亚
的西餐也不错,可就是吃不惯,觉得无法忍受。这是饮食习惯,
不是长大讲了营养学道理,明白了就可以改变的。
勤劳的习惯也是这样,小时候养成习惯了,就一辈子顺顺当
当地去做;没有养成习惯的,要努力改变自己,即使累得心理能
量都快耗光了,往往也做不到。
我之前讲过,国外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习
惯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它还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令大脑皮层改
变,而这种改变,反过来会令你本能地去做某件事情。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国外一个大公司招聘,职位诱人,很多
人应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怎么选人呢?负责人力
资源的主管最后选择了一个小伙子。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看到
了一个细节,当时地上有张纸,其他候选人都无视而过,只有这
个小伙子蹲下去,捡了起来。这个细节让人力资源主管认为这个
小伙子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所以最终选了他。而后来的事实证
明,这个小伙子的确没有辜负公司的信任。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公司里面,每天都在发生。你以为
一个员工的态度上级看不到?不会的,你的任何细节,其实大家
都看在眼里。有良好习惯的人,会处处积极主动;而懒惰的人,
每个环节可能都差那么一点儿。最后工作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
的,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习惯不同而已。习惯不同,甚至可能导致人生态度的不同。积极
主动者,越来越积极;懒惰松懈者,越来越觉得没劲。当然,成
年以后,我们也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但是需要的毅力更大,很多
人都是在改变习惯上败下阵来的。能够让孩子在儿时养成好的习
惯,尤其是勤勉严谨的工作习惯,应该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之一。你说呢?
习惯若不是最
好的仆人,便就
是最差的主人。
—— [美]爱默生
认真、积极做
好别人交代自己的
事情的好习惯怎么
来的?就是从“父
母命,行勿懒”
中培养出来的。
——
@小季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