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弟子规
说什么
小孩子个性特别强。
这次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这种个性我首次见识。这个
孩子当天的表现,可以说是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对她妈妈希
望她做到的,她一样都没有做到。可能这个孩子不想来,是家长
硬拖她来的,但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如此消极地对待
吗?这样的情况,长大了就会自然好转吗?说实话,我当时觉得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是难以融入社会的。如果这样进入社会,是完
全不会被接纳的。
我也很清楚,这孩子不是青春期叛逆个性强,她的这种行为
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应该是贯穿整个教育时期。
再讲个成人的事情。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了单位,有一天领导
让她送一份文件给合作单位。可能这位毕业生觉得应该由比自己
职位低的人去做,比如办公室打杂的,自己是硕士毕业生,干送
信这个活儿太丢人,所以很不愿意去送。那么,这个硕士研究生
是怎么做的呢?她领了任务,很不开心,就开始摔摔打打把东西
往桌子上扔,以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离开时,把门
“咣”的
一声甩上,把经理吓得不轻。如果你碰到这么一位下属会怎么办
呢?反正这位领导没有培养这个硕士毕业生的“自我”“个性”,
如此作为几次三番以后,立刻劝她离开了公司。
那么,这个毕业生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仅
仅是长大以后才这样的吗?我想大家都理解,应该是在家里做儿
女的时候,脾气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中国人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因为,
很多思维惯性,儿童时期已经奠定了。
那么,这句“父母呼,应勿缓”培养的是什么样的思维习
惯呢?
大家可能会说,培养的是服从的习惯。我说,这只是表面含
教人要从小教
起。幼儿比如幼
苗,培养得宜,
方能发芽滋长,
否则幼年受了损
伤,即使不夭折,
也难成材。
——陶行知
礼节来自教育。
——[古希腊]
狄奥尼西奥斯
规矩很重要,
我用中国情管教
孩子比起美国人
用规矩管教孩
子,明显觉得孩子
“应勿缓”这个行
为要差一点。
——
@幸福fo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