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们为何读不懂胡适的发蒙之书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胡适先生的发蒙读物《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在诞生一百一十四年

之后突然大放异彩,近十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各类复制本,在多种价位

上争夺“传统文化”的市场份额。《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汉字的解

说,尊重延续两千余年的字学传统,每每先讲解汉字的本义,再讲解引

申义和假借义,并引用传统经典中的释义和用例,联系变化着的社会生

活形态,增进儿童对汉字的认识——编撰者力图让汉字回归生活,重视

“小学”(文字、音韵、训诂)识字教学传统,令与传统暌违已久的读者

颇感识字的喜悦。这或许是造成该书洛阳纸贵的根本原因。

好书热销固然可喜,但忧虑也随之而来。已经有不少读者表示,他

们理解这部工具书颇费力气,有的甚至根本无力把握。当今持有或本科

或研究生文凭的文化人,为何就看不懂一套儿童识字百科呢?

或许,一部正本清源、呈现中华传统文化气度与尊严的识字字典,

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

若细究起来,一个甲子以来的文化断层,恐怕是构成阅读障碍的最

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见,简化字运动,腥风血雨的社会变

迁,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诸多因素加剧了传统解体的进程,使新生人

群与其疏离、隔膜甚至隔绝。

老愚,FT中文网专栏作家、著名社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