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026

昼 

zh7u

昃 

z-

“昼”就是明亮的意思,

表示太阳升起与落下以
夜为分界线。
地球有昼长圈和昼短圈,
南北两极大概半年为极
昼,又有半年为极夜。

“昃”又叫作“昳”,意

思是说太阳蹉跌般地落
下,指的是未时(中国
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是
下午一点整到下午三点
整的这个时间段)。

夜晚的反义词
就是昼。相关
用词如昼夜、
白昼等。

扎色切

涉救切

干 

g3n g`n

“干”本义是筑墙时所用

的木头。用在两端的称为

“桢”

,两边的叫作“干”

树上侧面生出的叫作“枝”,
树木的躯体叫作“干”。
此外,黄帝的史官大挠
创制甲、乙、丙、丁等
表示太阳,叫作“干”,
设定子、丑、寅、卯等
表示月亮,叫作“支”。

“干”就是《尔雅》所说

的“岁阳”。

古案切

成材的木头叫

“桢干”,成材

的人称为“才
干”。从甲至癸
是十干。

天空晴朗无云称为

“晏”,假借为“晏安”

的“晏”。

“晏”还有晚的意思。
《淮南子》“日之于桑野,

是为晏食”,意思是太阳
消失在植桑的田野中,
就是晚饭的时间。

晏 

y3n

进入黑夜后,
称为“晏”

。相

关用词如晏安。

于谏切

宵 

xi`o

“宵”指入夜时段,大

概在晚饭后的八九点
钟,是上床睡觉的时候。

“宵”的本义就是入寝。

先彫切

入夜的时段是

“宵”。相关用

词如中宵、元
宵等。

太阳在西方
位置的时候,
称为“昃”。
如盈昃。

旦 

d3n

“旦”从日,见一上,
“一”表示地平线。太阳

落山后,漏沙三刻的时
候,叫作“昏”;太阳
出来后,漏沙三刻的时
候,叫作“旦”。《淮南
子》:

“日至于曲阿,是

为旦明。”

“震旦”是古印度文献中

对中国的称呼,梵书中
将蔥河以东的地方叫作

“震旦”。

得烂切

太阳刚刚升起
称为“旦”。相
关用词如元旦、
旦暮(比喻短
暂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