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杨士齐:明代大臣、学者。

在内阁中担任辅臣四十
余年,其中首辅21年。
和杨荣、杨溥同时辅政,
并称为“三杨”。杨士
奇以“学行”在三人中
见长,先后编撰《明太
祖实录》《明仁宗实录》

《明宣宗实录》。杨士齐

历经五朝,见证了明朝
的由盛转衰,后因子不
肖,以老辞官。

杨荣:明初大臣、文学

家,与杨士奇、杨溥并
称“三杨”。明成祖时期
任首辅,此后历仕五朝。
杨荣生性机敏,擅做决
断,史书中赞其“挥斤
游刃,遇事立断”。

杨秀清:太平天国运动领

袖之一。出生贫苦农家,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
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
义,同年被洪秀全封为
东王,称“九千岁”。太
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
后,杨秀清集教权、政
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
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中
杨秀清和家人部众全部
被杀。

是杨家后代为纪念杨业父子所修,明清时期曾经重修,现在

大部分是明朝的建筑。

 湖南省吉首市凤凰古城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坐落在湘西凤凰古城东北部的城墙边。祠堂

最初为清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于道光十六年

1836)捐资修建,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杨芳(

1770—1846),贵州松桃人。自小家

境贫寒,勤奋读书,后投身军伍。道光七年(

1827)2月,

杨芳奉令随扬威将军长龄、参赞大臣杨遇春等率兵四万,

平定张格尔叛乱,生擒张格尔。道光帝大喜,下谕宣示中

外,封他为三等果勇侯,赐紫缰,赏戴双眼孔雀翎,晋升

为御前侍卫,加太子太保衔,像绘紫光阁。其后屡次升迁,

被封一等果勇侯。鸦片战争爆发后,杨芳被任命为参赞大

臣,于广州对抗英军。对战中杨芳因封建思想以封建方式

对抗英军,留下笑柄。杨芳的思想与做法有其历史局限性,

但在维护国家统一、对抗外敌方面仍有值得我们尊敬的地

方。杨芳在诗文作画方面也有一定成就,有《果勇侯年谱》

等文集传世。

《平定张格尔叛乱》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