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张居正:明朝政治家。于

万历年间担任内阁首

辅,在多个方面推行改

革。如整顿吏治,推行

“一条鞭法”,任用良

将,巩固边防,取得了

显著成果。

张景岳:明代医学家,温

补学派代表人物,时人

称之为“医术中杰士”。

著有《类经》《景岳全

书》,都是古时医家必读

之作,在今天也有一定

参考价值。

张廷玉:清代文臣。历经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尽忠职守,深受雍正倚

重,雍正遗诏张廷玉配

享太庙,这也是清朝唯

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伯行:清代名臣,理学

家。张伯行受康熙赏识,

治理福建与江苏,政绩

斐然,以清廉著称,康

熙称之为“操守为天下

第一清官”,死后谥号

“清恪”。

张之洞:晚清名臣,洋务

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兴

四大名臣”之一。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创办学堂,发展现代工

业,创办了汉阳铁厂等。

 河南省南阳市

医圣祠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

东温凉河畔的医圣祠,为东

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张

仲景(约

150~154—约

215~219),东汉南阳涅阳县

(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

村)人,世人尊称其为“医

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

著有《伤寒杂病论》,这是中

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

立辨证论治原则的医学著作,

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成为后世学习中医必读之作。其所

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张仲

景的父亲张宗汉是读书人,在朝廷为官,这使张仲景从小有

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博览群书,酷爱医学,对扁鹊高超

的医术非常钦佩。后承袭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曾任长沙太守。在任期间,张仲景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大

开衙门,亲自为生病的百姓诊治。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

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为避

战乱,张仲景辞官到岭南隐居,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仍专

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公元

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

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张仲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