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编辑想说的话 Editor's Words

1. 如果北京的古城墙、四合院保留完好,我们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到陕西的

村子里看民居;如果苏州城内仍河道纵横,我们也很难想到去周庄、同里

温水乡旧梦。古城、古镇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仅仅发生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一两代人的人生。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化”的浪潮里,“新价值”的狂欢中,能保

存一些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镇,很可能难以逃避消逝的命运。

2. 而且,我们必须悲观地说,古镇永远的消逝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3. 在今天,古老的生态本来就很脆弱。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镇,大多地

处莽荒或位置偏僻,即使是曾经一度繁华之地,也因历史的原因而门前

冷落,尘封窖藏,由此得以幸免于各类浩劫。一旦春光乍泄,成为热闹的

“旅游资源”,其“钱景”自然可观,但前景则充满变数。

4. 当一些偏僻之地的古镇人在可望却不可及的经济大潮中,突然发现祖宗留

下的“破烂”也能换回孩子学费、老人医疗费时,便出现了挖门楼、拆房

梁的事,我们只能对此空洞地叹息。

5. 即使在古镇旅游的热点地区,出现了规划、保护十分周全的几个典型,但

曾经淳朴的村民,个个变成了与游人讨价还价的商贩。古风不再,只剩满

街摩肩接踵的外地游人。

6. 作为游人,我们没有权利评说古镇人的选择,因为我们所欣赏的,在他们

很可能是沉甸甸的艰难和累赘。同时,我们的前往能给古镇留下的,只是

村民们盖新房的钱,以及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垃圾。

7. 但我们也没有权利羁绊自己“回归家园”的古老冲动,因为这冲动本身就

值得怜悯:它让我们风尘仆仆,甚至千难万险地奔向一个在地图上绝对找

不到的地方,让漂泊已久的灵魂在其间寻求一两天的抚慰。

8. 请相信我们是在巨大的感动和矛盾中,编辑了这本寻找古老家园的地

图指南。

9. 很可能,你将和我们一样加入到寻找古镇的旅途中,祝你真的能在一个古

镇的清风明月之夜,恍然间顿悟前世今生。

特别说明 Special Note

1. 为叙述方便,本书所用“古镇”一词,泛指所有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

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乡镇、古村,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

2. 本书在选择所要介绍的古镇名单时,从区位、交通、保存情况、可观赏性等几个方

面进行了反复比较和考虑,因此本书收录的古镇一般有比较成熟的旅游配套服务。

3. 本书在采编过程中,得到了全国许多古镇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旅游团体

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致谢。致谢名单详见本书附录。

4. 如果读者有新发现的适合游览的古镇,或各地旅游部门有新开发的值得介绍的古

镇,敬请与《中国古镇游》编辑部(zito01@aliyun.com)联系,以便我们在修订本

书时有更新更全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