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白雪少年: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9
在禅师的话语中,我们在在处处都看见了一个人如何透过直观,
找到自心的安顿、超越的幸福。若要我说世间的修行人所为何事?
我可以如是回答:
“是在开发人生最究竟的幸福。”这一点禅宗四祖道
信早就说过了,他说: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读到这么简单的句
子使人心弦震荡,久久还绕梁不止,这不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吗?
只是在生命的起落之间,要人永远保有“快乐无忧”的心境是
何其不易,那是远远超过了凡尘的青山与溪河的胸怀。因此另一个
开关就显得更平易了,就是心灵的品味,仔细地体会生活环节的
真义。
垂丝千尺,意在深潭
现代诗人周梦蝶,他吃饭很慢很慢,有时吃一顿饭要两个多小
时,有一次我问他:
“你吃饭为什么那么慢呢?”
他说:
“如果我不这样吃,怎么知道这一粒米与下一粒米的滋味
有什么不同?”
我从前不知道他何以能写出那样清新空灵、细致无比的诗歌,
听到这个回答时,我完全懂了,那是来自心灵细腻的品味,有如
百千明镜鉴像,光影相照,使人们看见了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
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
这正是黄龙慧南说的:
“高高山上云,自卷自舒何亲何疏;深深
涧底水,遇曲遇直无彼无此。众生日用如云水,云水如然人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