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二、趣味阅读,举一反三,提高汉字学习效率。

孩子对图画等象形事物的记忆是深刻的,汉字起源于图画,通过图画的

形式解释汉字,有别于传统的汉字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们接受。一字

一画的解说方式,更富于趣味性,从而在趣味阅读当中,加强小学生对新课

标所要求识记的汉字的理解,建立汉字间的相互关联,举一反三,可以更快

捷地识别汉字,更深刻地记住汉字,提高学习效率。

汉字与汉字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与树木相关的汉字,多以“木”作偏

旁;与水有关的汉字,多以“氵”作偏旁;与嘴有关的汉字,多以“口”作

偏旁。通过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字义,将相似的汉字联系起来,进行科学而系

统的分类,让

3~4年级的小学生,不但可以轻松读懂汉字的含义,更能明

晓事理,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学生。

三、在汉字的演变中,感受汉字之美,加强对传统文化血

脉的传承。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文字之一,已

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也发生着巨大的

改变。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根据象形之法创造出了文字。世人刻在龟甲壳和

牛肩胛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后来又有了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

器上的文字,而因青铜器中又以钟和鼎为代表,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字体与书

写规范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统一后的字体称为“小篆”。它是上承东

周时秦国礼器铭文与刻石文字,融会各地书风而成,也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

统一性的字体。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

传为奴隶在监狱中创造出的一种新字体。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