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章 身体
篆
隶
楷
膝
膝
膝
篆
隶
楷
原来的一条腿,演变成了现在的支撑物。
“腿”字本义是从脚踝到大腿根部这一段肢体。字形采用“月”作形旁,采
用“退”作声旁。腿可进一步分为大、小腿。在古代,大腿又名“股”,小腿又名
“腓”。现在,“腿”也指器物上像腿的部分,如“桌子腿儿”等。
tu@
腿
腿
腿
篆
隶
楷
人体的最下端,也就是脚,具有向后退却的功能。
“脚”字本义为小腿。在小篆文中,这个字左边为“月”(肉),表示其与人体有
关;右边为“却”,意思是脚可以向后退却。后来,“脚”字专指腿的下端,也就是
现在的脚。现在,“脚”也指其他事物的最下部,如“山脚”。影视拍摄时依据的底
本,称为“脚本”。人们常用“脚踏实地”来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ji2o
脚
脚
脚
篆
甲
隶
楷
懂得在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是一种大智慧。
甲骨文中的“止”,字形就像是人的一只脚:上面的三条斜线,代表脚指头;下
面的三角状,代表脚掌。脚指头简化为三个,说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图画,而成为一
种固定的文字符号。“止”字本义也就是脚,是“趾”的本字。后来,古人在左边加上
表示脚的“足”字指代脚趾,而“止”则用作动词,意为停住不动,如“止步不前”。
zh@
止
止
止
止
腿
男儿膝下有黄金。
“膝”字本义是指膝盖,即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字形采用“月”(肉)
作形旁,“桼”(q~)作声旁。相关词语如“膝盖”。
x~
膝
脚
肢
膝 腿 脚 止
篆
隶
楷
四肢协调统一,才能办好每一件事。
“肢”字本义是人体的四肢。动物支撑身体的器官,在前为臂,在后为腿。字
形采用“肉”(月)作形旁,代身体;采用“只”作声旁,表示单独。“胑”是“肢”
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只”作声旁。
zh~
肢
肢
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