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势》记载:
“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行书是间于楷书和草书中间
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自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
比草书好认。
三、在学习中,发现汉字形体之美与背后的故事,更有助于
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
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
多职”,所以后世不得不不断地发展增多,以表达更多的含义。后世人为了减
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
于是各种古今字产生了。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
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这种音、义相同而仅写法不同的
字在文字学上就叫作“异体字”。
我们今天所写的字为简体字,源于楷体字,相较繁体而言更为简洁。简体
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只不过多在民间流行,成为俗体。
今天,在我们正式使用的简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简体字的借用。
在漫长的文字转化过程中,大部分的字已经丧失了画面性。当我们拂去古
老汉字身上厚重的历史尘埃,用一颗重新认识世界、发现美的心来审读,才会
发现,原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这些每天被我们使
用,似乎已经丧失了新鲜感的文字,其实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重新
发现这些字,更多的时候是发现古人的生活,他们的悲喜苦乐,他们的生死离
合,他们的爱恨好恶,透过汉字,一丝一缕与现在的我们产生连接,让人觉得
时间并未逝去,一切曾存在的,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