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二章 数量

三  

四  

一  

一是万物之始,一是一切之源。

在古今汉字字形的变化中,“一”字的变化最少,用一个横画来表示事物的单数

属性。《说文》解释其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可见“一”
字在古代文化的地位之高。“一”字后来出现了“弌”“壹”等变体,意思也得到了
扩展和引申,有了全部、相同、初次等意思,如“一切”“一样”“一见如故”等。

二 

一  

y~

/y!/y#

三思不是说考虑三次,而是要考虑多次。

“三”是个指事字,本义就是数字三。《说文》中解释为: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

三数。”认为“三”这个数字可以代表“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在甲骨文
中,“三”的字形就像是三根平行摆放的竹签。在古代,用竹签来做算筹,以计算数
目,所以“三”也就用三根算筹来表示。“三”也代表多数或多次,如“三思而行”。

s`n

盘古开天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从此一分为二。

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二”字的本义是指表示地的数。由成双的“一”构

成。所有与二相关的字,都采用“二”作形旁。一,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上面
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
代表“人”。“二”也指一加一的和。

二 

-r

四曾经写成四个横画。

“四”字本义为数字四。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四”字也用四横画来表示的,写

作“亖”。《说文》中说:

“四,阴数也。像四分之形。”后来,“四”字假借为表示气

息的意义,写作“”。为了区别“四”的这两种含义,古人又造了“”字,专门
指代气息;而原来的“四”则作为一个数字被沿用至今,如“四方”“四季”等。

s#

两个横杠相交叉,就是数字五。

古人造字,通常采用直观的方式,如数字一、二、三,要写的数字是几,就画

几条横杠来表示。但是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导致后来的数字变得繁复不堪。
因此,从“五”这个数字开始,就改变了书写的方式,通过将两个横杠相交叉,来
代表数字五。

w^

二  

一   

一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