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茶叶
2015—2016 全新升级
鉴赏购买指南
二、茶叶的分类
中国茶的传统分类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茶叶和传统茶学由鼎盛走向终极的阶段,这时期之前的茶基本
为绿茶,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制茶工艺的发展,才慢慢发展到绿茶以外的其他类别,如
黄茶、白茶、乌龙茶等。此时茶的分类也极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茶的现代划分。
时期
分类原因
分类标准
类别
唐代
“茶圣”陆羽
不同烹茶方式
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
宋代
著名学者马瑞临
茶的外形的不同
片茶、散茶和蜡茶
元代
散茶制作的发展
不同嫩度的鲜叶制作
芽茶和叶茶
明清
制茶工艺的发展
时间
明清前基本为绿茶,明清后慢慢
发展为绿茶、红茶、黄茶、白
茶、乌龙茶等
中国茶的现代划分
现代的中国茶大致可概括为两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我们平时所说的六大茶类是指在茶叶加工中,新鲜茶叶需经过酶促氧化,如果按各
种茶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程度进行划分,由浅入深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
茶和红茶,其中绿茶的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的茶多酚氧化最重。
再加工茶是在基本茶类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的茶类,这类茶的品质会稍微有所变
化,但是基本上不会超出原茶类的系统性,所以仍归于原来的茶类,如茉莉花茶等。
其他的分类法还有很多,标准不一则种类也不一样。
以季节划分则有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以产地划分则有徽茶、川茶、滇茶、闽茶、台湾茶……
以生长环境划分则有高山茶和平地茶。
以干茶外形划分则有:扁平状茶、针状茶、末状茶、卷曲状茶、条状茶、球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