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一章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

宋代茶事

宋代茶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建茶”的崛起、茶业重心向东南移。

建安茶区异军突起,茶叶的采制更加

精益求精,后来建茶的制法逐渐成为

制作饼茶、团茶的主要技术。

在宋代,随着制茶方法的改进,

适应社会大众饮茶需要的散茶逐渐出

现,品评和鉴别茶叶质量的方法也应

用得愈加普遍,而且还出现了品评茶

叶的竞技活动——斗茶。斗茶除了能

够辨别茶叶的好坏以外,还推动了茶

叶采制技术的提高。

明清茶事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

步发展,散茶的生产进一步得到推

动,制茶方法上,蒸青改为炒青。这

一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

展,乌龙茶就是在这一时期创制的,

至此,我国的六大茶类全部形成。除

此之外,茶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茶书数量的增多。宋、元两代有茶书

31种,明代有68种,到清朝中后期,

茶学走向终极。但是后来由于社会动荡、政治没落,茶业逐渐走向衰落,在鸦片战争时

期,中国茶价的决定权甚至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中国历代贡茶

贡茶是中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贡茶制度作为一种对劳动人

民的变相剥削,一方面对茶叶生产不利,一方面又因为历代皇朝对贡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而迫使制茶技术不断改进创新。

以茶叶作贡品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唐代以前,南方不少

地方生产茶叶,以茶叶作贡品已不足为奇。

唐代的贡茶主要是蒸青团饼茶,有方有圆大小各异。宋代的贡茶以建安北苑贡茶为

主,每年制造贡茶数万斤。元朝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改贡芽茶,至清朝,随

斗茶图

宋代

 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茶,又称“茗战”

,是宋代上至宫廷,下至民

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此

图中四人,其中二人已捧茶在手,另两人,一个正在

提壶倒茶,另一个正扇炉烹茶,似是茶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