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代
建
筑
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30
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一、鸦片战争后到20世纪初的“殖民式”建筑
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且风格成熟,具有独特的传统形式。这
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入,成批的西方建筑传入
中国。早期的建筑主要是券廊式。它由欧洲传入,一般为一、二层楼,为带连券回廊或连券外廊的
砖木混合结构。汉口早期英租界的沿街楼房、厦门早期鼓浪屿英法领事馆等都属这种类型。
二、20世纪初到20世纪前半叶的折中主义和传统复兴建筑
进入20世纪后,折中主义建筑逐渐成为外来建筑的主流。主要类型有两种:在不同类型的建
筑中,分别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巴洛克、文艺复兴等不同的式样;在同一建筑上,混合
各种式样。同时期,一些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回国后,也设计了如清华大学礼堂、北京大陆
银行等折中主义的建筑。虽然折中主义的建筑占主流,但在此时期,仍有大量的民族式建筑问世,
这些建筑以表现中国精神和特色为宗旨,借鉴传统建筑中的元素,掀起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传统复
兴的新思潮。
清华大学礼堂
清华大学礼堂是清华标志性建筑,具有神圣的地位。
它是一座古希腊、古罗马混合样式的折中主义建筑。
青岛交通银行立面
这是早期青岛交通银行立面图,外观
以券廊为特征。这种券廊式建筑先入为主
地成为了中国市民和工匠心目中欧洲建筑
的模式。
中国现代建筑概述
在本书中,现代建筑泛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中国现代建筑
的形式和建筑思潮十分复杂,形形色色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但我们仍可将现代建
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