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26

庑殿式屋顶

屋面为一条正脊与四

条垂脊组成的四坡顶,两
山做成斜坡顶,与前后坡
屋面成45°角相交。

歇山式屋顶

屋面为悬山与庑殿相

结合的形式,屋顶下部形
成四坡顶,相交处为戗
脊。上部为两坡脊,相交
处为正脊。左右为垂脊,
共九条脊,亦称九脊殿。

悬山式屋顶

地位次于歇山顶。两

坡屋顶的两端桁或檩伸出
山墙外做成出梢,又称

“挑山”等。

大门:厚重,是出于御敌
与防盗的需要。大中型土
楼通常开设2—3扇大门。

祖屋:全楼的公
共性建筑,是
楼内几百人婚、
丧、喜、庆的公
共场所,用以体
现客家人向心力
之所在。

内环:亦是各
家各户住房集
中之处。

外环:通常顶
层为粮仓,底
层为厨房或牲
畜圈,中间层
为住户。

外墙: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
泥,墙的基础宽大,最大达3米,向上依
次缩小,顶层墙厚不小于0.9米。土墙隔
热保温,冬暖夏凉,不仅可有效御敌,还
具有防震、防火的功能。

客家土楼

自公元前3世纪后,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由于受当地人的排斥,客家人形成了

聚族而居、共御外敌的习俗,因而形成了形制巨大、墙壁坚固的土楼。圆楼是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一般以圆心
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圆楼的最中心处为家族祖屋,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
土楼房间大小一致,使用共同的楼梯。除了独特的结构外,其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华丽精巧,为中国民居建筑
中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