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建筑第一本书

14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周王城图《三礼图》

这是《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西周在洛

邑建有两座城,一座称“王城”(今洛阳王城公
园),一座称“下都”(今洛阳白马寺东)。王城
四面各有3门,共12门;道路九经九纬,各宽
九轨(道路宽为车轨的9倍);有环城道1条,
宽七轨;向四面辐射着4条道路,各宽五轨。王
宫建在中央大道上。王城反映了严格的对称和

“王者居中”、“为数崇九”的规划原则,这成为

中国后来2 000年里最为尊崇的城局古制。

古  城

中国城市建筑历史悠久,它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整体构图,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中国

最早的城市规划图就是西周洛邑(今洛阳市)王城示意图。《周礼·考工记·匠人》记叙的就是洛阳周王城的
规划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

古代的传统城市,从王城到州、府、县城等,都遵守着礼制而规划、建筑和管理。城市在选址、规划、交通
及防火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然成就,其中王城发展最为显著。

清代北京城平面图

作为明清两代国都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

起来的,外城是1553年在皇城南加筑的,是为了保护
城南商业繁荣的近郊地区。它的城市形制和建筑布局都
充分体现了礼的次序,紫禁城位于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
上。北京城的风水布局更是巧妙细致,它严格按照星宿
布局,成为“星辰之都”。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
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的居
处。明代皇帝将皇宫叫做“紫微宫”(紫禁城名由此而
来)。当时的设计者将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
和殿)安置在中央,供皇帝使用。而奉天殿、华盖殿

(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阕三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