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19
18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古希腊建筑——欧洲文化的摇篮
建筑与文化的依附关系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体现得越为直接。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它
的建筑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不仅代表了古希腊的文化,更当之无愧地成为欧洲文化的指明灯。
18世纪的艺术史学家柯尔曼曾在《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塑》中说道:
“古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
于高贵的单纯和肃穆的伟大。
”他所说的这种单纯与伟大集中体现在两套柱式中,爱奥尼柱式融合了较多
的女性美,多立克柱式则更多体现的是男性的雄健。它们渗透了欧洲人的审美情趣,人体的天然比例成
为制衡建筑的标准,建筑拥有了感性的体态,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贯穿整个欧洲建筑的演变进程。
当人们伫立雅典卫城的废墟上时,是会真正体验到高贵与伟大的。帕特农神庙不仅代表了古希
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而且用丰富的浮雕赋予石头血肉的灵魂,将传说中的神描绘成与人类共
通的圣人。于是,建筑真正拥有了友善的表情,不再像金字塔,刻意表现神灵与人类的距离。
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自由独立受到马其顿人的威胁,政治家迪摩斯蒂尼为唤起人们的爱国激
情,疾呼道:
“雅典仍然有永恒的财富,一是对开拓伟业的纪念,另一方面则是往日那些美丽的建
筑,帕特农神庙、柱廊、船坞……”可见,伟大的建筑所能迸发的感召力是多么的巨大。
帝国衰败后,古希腊建筑经受了岁月的侵蚀和严峻的历史考验。卫城在1821—1830年的独立战
争中,曾被土耳其军队夷为平地。为独立战争而献出生命的英国诗人拜伦,在名作《恰尔德·哈罗
德》中充满激情地呼唤道:
“美丽的希腊,一度灿烂的凄凉遗迹!你消失了,然而不朽;倾倒了,然
而伟大!”用这句诗文概括希腊建筑灿烂而悲壮的历程,无比的恰当。
古希腊建筑(前800—前30年)
帕特农神庙内部(立柱)复原图
曾经雄伟高敞的帕特农神庙内部
古
希
腊
世
界
建
筑
的
主
要
类
型
建
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