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6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建筑第一本书
两河流域的建筑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会处,四通八达的位置使这里天生就充满了动荡的风暴;
四通八达的位置和两河的沃土又使这里在频繁的武力争夺中,汲取了三大洲最为活跃的文化,文化的交融在这里
显得别开生面,也使这里的建筑少了几分庄重、肃穆和永恒,更多的是鲜艳的色彩、精美的饰面和热闹繁华的世
俗气息。
为了克服石材的缺乏和河水的泛滥,当地人用各色陶钉将墙体钉在一起,穿插着编织图案。彩色饰面成为当地的
传统,保持至今。公元前6世纪的新巴比伦城门将陶钉发展为琉璃瓦,更加艳丽的色泽背后,是更好的防水性和高超
的技艺。
纷乱复杂的历史使留存到今天的建筑少而又少,但这无法抹杀灿烂的建筑成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则在
法典中规定:建筑师有权得到所建房屋的报酬,但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建筑师将会被处死;如果房主的儿
子被压死,建筑师的儿子将会被拉去抵命。法律条文更加验证了建筑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
亚述最强悍的国王萨艮二世在“一片欢呼声中进入了巴比伦”,开始了大兴土木的时代,今天,萨艮宫的残
垣断壁仍然掩藏不住昔日的辉
煌,象征睿智和健壮的人首翼
牛像,忠实地守护着古老的都
城,不管世事如何变幻。
在《旧约·创世纪》中,
耶和华曾对亚当说:
“因为你从
泥土中来,本是尘土,所以仍
要归于尘土。”这句话用在两
河流域的建筑上,极为合适。
整个流域和伊朗高原没有留下
一座完整的古代建筑,这与其
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有着密切关
系。灿烂的文明在建筑的圆满
轮回中归于初始,但却留给后
人以极大的遗憾。
爱琴文化的建筑
公元3000多年前的爱琴海岛屿有着相当发达的文明,克诺索斯宫殿结合当地温和的气候和丘阜地形,形成
了复杂难解的布局,古希腊人称之为“迷宫”。在这里,粗壮的圆柱已经成为建筑结构的主角,最早的庙宇形制
也在建筑的长方形大厅中诞生,它们为后世的欧洲建筑奠定了形制的基调。
公元前12世纪销声匿迹的迈西尼文明曾经极为兴盛,这里的等级极为森严,完全实行军事化统治,荷马史
诗《伊利亚特》也曾对其赫赫声威有过描述。戛然而止的文明就像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一样,散发着永恒的神秘
色彩。
这是考古学家绘制的乌尔城的齐格拉特神塔原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