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电影运动

31

的时间点上展开——男女主人公在一座古老的水城里相遇了(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一

个灵感枯竭的导演来到温泉度假(

《八部半》

);或者一个恍惚的老头去往授衔仪式的路上

《野草莓》

。之后,影片开始转入毫无逻辑关系的心理时间,闪回、梦境、幻想、幻觉反

复穿插,不断变换着叙事的时态和语态。大多数意识流电影都有文学性很强的内心独白作

为辅助叙事,但你仍然不要指望可以搞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意识流电影不是让观众看故

事,而是让你去感受一种捉摸不定的内心状态。谁能清晰地掌

握自己的潜意识呢?何况他人!这是意识流电影的哲

学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完整体现意识流风格

的电影很少。1992年,英国导演萨丽·波特拍了一部

改编自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同名自传

体小说的电影《美丽佳人奥兰多》

,算是一部比较地道

的意识流电影。但意识流电影局部的艺术经验,比如梦

境和幻想的表现,对自然物体细致的描摹,时空上的跳

跃等等,经常会出现在一般的艺术电影中,甚至有些商业

电影也用这些技巧来制造悬疑和神秘的气氛。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新电影运动所造就的青

年艺术家及其作品,成为此后艺术电影最重要的资

源。这些形式各异的艺术探索,把电影本体的美学

成就推上了一个制高点。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个艺

术电影时期称为“大师的时代”

伯格曼导演的《野草莓》(1957)

费里尼导演的《八部半》(1964)

萨丽·波特导演的《美丽佳人奥兰多》

(1992)

大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