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电影运动
25
“德国新电影”的青年导演们以签署共同宣
言(
“奥伯豪森宣言”
)的方式,向德国旧的电
影体制发出挑战;
“英国自由电影”在其倡导者
最初组织放映的六组观摩短片中,就有法国年
轻同行的作品;瑞典新电影的代表人物博·维德
伯格在1962年出版的《瑞典电影展望》一书中,
指名道姓批评老大师伯格曼“只热衷于制造有
损瑞典民族形象的荒诞故事”
,认为伯格曼的电
影是“垂直电影”
,缺乏与现实的联系,而他要
用“水平式”叙事方式与之对抗。维德伯格十分
喜爱法国“新浪潮”随心所欲的叙事方式,他的
处女作《童车》
(1962)体现了他在《瑞典电影
展望》中的主张,并且特别受到戈达尔《筋疲力
尽》的影响。在海外,
“巴西新电影”和“新好
莱坞电影”的年轻电影工作者把矛头指向了好莱
坞的制片厂体制。尤其是“巴西新电影”强烈排
斥好莱坞的制片制度,而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式——简单的设备、实景自然光、业余演
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认为战后的意大
利就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拉丁美洲一样,处在
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他们要创造的是“写实的、
民族的与民众的”新电影。意大利1965年通过
了一项电影法,其中第28条规定国家每年应拨
付百万里拉给“艺术及文化旨向”的电影。于
是,一些新导演抓住这个机会,上百名青年电影
导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对很多人来说,这也
是他们最后一部作品。在东欧,波兰走在运动的
前列,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年轻电影艺术家
们很快效仿波兰同行的做法。他们在与苏联倡导
的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斗争中,创造了
独具一格的“波兰电影学派”和“捷克布拉格学
派”
。捷克斯洛伐克国立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曾经
一遍又一遍地观摩特吕弗的《四百下》和戈达尔
弗朗索瓦·特吕弗导演的《朱尔和吉姆》
(1961)
德国新电影
《隔壁的女人》(1981)
阿仑·雷乃在拍摄现场
大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