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玫瑰与象征 

25 

歌中将玫瑰赞美为“花的王后”

(如莎孚的《自然》诗集),但

当时的玫瑰似乎并没有引起画家

们多大的兴趣。直到克里特文明

及迈锡尼文明兴起自然装饰之风

后,玫瑰才成为艺术家们乐于表

达的主题,并被改造成类似玫瑰

形饰物的风格化形式。罗马时期

的人们将玫瑰视为君王的象征,

从公元前3世纪到罗马帝国衰落,

文学和绘画中便经常出现玫瑰。

然而由于罗马时代的玫瑰在艺术

装饰作品中出现得过于普遍,其

形式也由于装饰性的要求而过于

抽象,所以反而很不容易被识别

出来。

当基督教教堂在欧洲遍地开

花时,先前一直象征

爱神的玫瑰,转而开

始象征殉教者和基督

的受难和死亡。在中

世纪,玫瑰成了仁爱

与超世俗美的化身。它还是圣母玛利亚的首

选象征,白色玫瑰代表她的谦逊,红玫瑰代

表她的仁爱。从大约15世纪起,表现玫瑰的

绘画作品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意大利文艺中,

作品的精确性也越来越大。我们从这些绘画

作品中至少可以看出三种玫瑰:红色、单瓣

的法国蔷薇,白色、重瓣的约克白玫瑰,及

它的粉红色形式。文艺复兴后,人们对玫瑰

的推崇也越来越普遍,随着欧洲开始进行园

林栽培,玫瑰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装饰性植

物,并成为世俗之爱的最重要象征。

在最著名的科隆派画家斯特凡·洛赫纳

(Stefan Lochner,1405/15—1451年)画的这幅
崇尚奉献的作品《玫瑰亭中的圣母玛利亚》中,
玫瑰的象征意义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由中亚传入希腊的阿斯塔特女神是司丰产和性爱的

女神。19世纪画家罗塞蒂以玫瑰映衬她的肉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