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百合” 

25 

杨·德·海姆于1645年绘制的静物画中光鲜亮丽

的玫瑰与隐于暗处的鸢尾,还有鲜艳的郁金香以及簇

拥在一起的其他鲜花被精心地描绘。看似颇具生命力

与活力,实际上表现的却是相反的意义,即繁华的生

命转瞬即逝,一切终将归于虚无。

在西方,花园中经常种植百合或者鸢尾,摩尔于

1892年绘制的这幅画中伏在男子背上的女子其身后是

火红的百合,红色通常被用来象征爱、快乐、热情、

活力,在这里红百合象征着女子如火的爱。

芭蕉在中国的栽种历史悠久,是中国园林中常见

的植物。在这幅明代陈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表现

了悠然自得的文人在芭蕉树下饮酒酝酿灵感的情境。

人们认为芭蕉含有使人睡眠,完全脱离人事的寓意。

文森特·梵高的这幅1890年绘制的《鸢尾》并没有什么

晦涩的寓意。从红土中绽放的蓝色鸢尾释放的并非一种刻意

的精雕细刻之美,而是肆意如汪洋般的生命力,它们盛开在

生生不息的大地上时所散发出的潜能与力量,透过梵高极端

的激情,如蓝色火焰般燃烧的笔触表现得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