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窦玛宣言” DOGME 95
巴西新电影 Cinema Novo
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
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
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
脱外来,尤其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主
导局面。
“巴西新电影”对于国家、
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
创力亦非常强劲。其作品既反映了
社会现实,也尝试了大胆甚至古怪
的美学风格。
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政变,检
查制度趋严,其重要创作者如洛夏
到海外拍片,导致巴西新电影运动
没落。
巴西新电影主将葛劳贝·洛夏(右一)
1966年在里约热内卢拍摄《苦恼之地》,这
是巴西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95年,拉斯·冯·特里叶与4个丹麦导演共同发表宣言,指
出现今的电影太多讲求特效,却忽略了电影本身的精神,因此他
们主张现场录音、用手提摄影、不事后配音、不用滤镜以及拒用
一切会美化画面的手法。次年,特里叶以《白痴》
(The Idiots)实
践“窦玛宣言”
,以纯真的风格获得许多注目。在此之后,
“窦玛宣
言”所主张的形式在新锐导演中颇为流行,甚至还发明了DOGME
认证体系。不少采取DOGME拍摄的影片,带有浓郁的纪录片色
彩。
不过到DOGME的第6号作品《笨小子朱利安》时,特里叶
们似乎已很难坚持“宣
言”的苛刻条例,该片
甚至被认为是1999年最
矫揉造作的影片。而获
得戛纳大奖的《黑暗中
的舞者》
,则距离“宣
言”的标准更远。虽然
好像没有什么作品能真
正严格地达到“宣言”
的标准,但它对当下电
影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拉斯·冯·特里叶(下图)的
《白痴》(上图)是“窦玛宣言”第
2号作品。
“窦玛宣言”的首次实践是
托马斯·温特伯格的《家庭聚会》
(Festen),讲述的是一个家庭破
裂的故事,轰动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