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经济学原理
使我们研究经济学的唯一目的是要获得指导我们达到实际目的的知识,
我们仍应尽量使我们的名词的用法符合传统,这样才能迅速领会前人的
经验所提供的间接暗示和告诫并作为我们的参考。
三 经济学必须遵循日常生活的实践。
我们工作的困难之处在于:经济学理论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来表达;所以经济学必须力求使它自己与日常生活中惯用的名词相合,
而且在可能情况下必须像平常所用的那样来使用这些名词。
在普通用法中,几乎每个字都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所以必须根据上
下文来解释。正如白哲特(Bagehot,1826〜1877年,英国经济学家、
政论家、
《人口经济学》主编)所指出的那样,即便最注重形式的经济
学家也不得不这样做,否则他们就没有足够的词汇来使用。但不幸的
是,他们总不承认他们用词很轻率,有时甚至他们自己也不觉得用词很
轻率。他们在说明经济学的开始时所用的大胆和严格的定义,赢得了读
者的安心。因为他们没有告诫读者必须常常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理解词
义,读者从作品中就不能领会作者的原意,也许还会对作者产生误解而
错怪他们。
其次,经济学名词所表达的主要区别,大多数不是种类上的差别,而
是程度上的差别。这些区别初看起来似乎是种类上的差别,而且能被清楚
地划出明显的轮廓;但较为仔细的研究表明,连续性并没有真的破裂。经
济学的进步还没有发现过任何新的真正的种类上的差别,它只是不断地将
表面上的种类差别化为程度的差别,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
四 清楚地说明概念是必要的,但名词的用法固定不
变却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我们要研究的各种经济现象的真正特性。
我们一般都会感觉到,每个名词的某一用法所代表的那种特性,比其他
符合于日常用法的特性,更适合近代科学的目的。在这里,这一用法比
别的用法更有理由被称为它的主要用法。当上下文没有说明或暗示别的
意义时,这一用法就可作为这个名词的意义,如果这个名词要用作别的
意义——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这种改变必须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