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经济学原理
预先考虑每一活动的结果,无论其动机是出自人们较高的本性还是较
低的本性。
现在,经济学特别关心的就是人的行为的最深思熟虑、且在他未
做一事之前总是先考虑它的利害得失的一面。而且,在他的生活的这
一面上,当他沿袭风俗习惯,不加考虑就去做某事时,风俗习惯会精
密而细心地观察不同行为过程中的利害得失的产物。一般不会有像资
产负债表上借贷双方那样的计算:但在人们一天工作完毕回家的时候,
或者在社交场合就会彼此谈论:
“这样做不合适,那样做就好了”等
等。他们不一定是为了自私或者物质的利益使一件事比另一件事做得
更为适合。而且常会这样评价:
“这个或那个办法虽然省了一点麻烦或
一点钱,但对别人是不公平的”
,以及“它使人看起来卑鄙”或“它使
人感到卑鄙”
,等等。
的确,在一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习惯或风俗,当它在特定情况下影
响活动时,其努力与因努力而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明
确。在落后国家里仍然有许多风俗习惯,类似于海獭筑堤禁闭自己的
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对历史学家来说寓意深刻,而且立法者必须加以
考虑。但在近代的经营活动中,这种习惯很快就消失了。
这样,人们生活中最有系统的部分一般就是他们谋生的那一部分。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人的工作;并对这种工作就作
出一般的说明,再与其他的观察的结果作比较,来检验这种说明是否
真实可靠。我们也可以用数字来估计对这些人提供足够的动机所需的
货币或一般购买力的多寡。那种不愿延迟享乐,以留作将来之用的心
理,是用积累的财富所生的利息来衡量的,而利息正是为留作将来之
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然而,这种衡量却有某些特殊的困难,必须等
到以后再加探讨。
四 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
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
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
我们应该牢记:赚钱的欲望本身并不一定是出于低等的动机,即
使赚来的钱是用在自己身上的也是如此。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
段,如果目的高尚,则对这种手段的欲望不能用卑鄙来形容。假如一
个年轻人为了能自己负担进大学读书的费用而努力工作,并尽量节省,
他渴望获得金钱;这种渴望之心并不卑鄙。也就是说,金钱是一般购
买力,它只是一种达到各种目的——高等的和低等的,精神的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