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章 导论
1
教育的普及,人们才开始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现在,我们要认真地研究一下所谓的
“下等阶级”是不是必须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必然有许多人生来就要做苦工,为别人提
供美好和文明生活的必需品,而他们自己却注定无法分享到这种生活。
19世纪工人阶级的不断进步,让他们燃起贫困和愚昧可以逐渐被消灭的希望。蒸汽
机的出现减少了他们许多费力和有害身体的工作;工资提高了;教育已经改良而且逐渐
普及;铁路和印刷业使国内各地同一行业的人更便于联系,使他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
执行更具前景的政策方针;同时,对智力工作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技术工人快速增加,
现在他们的人数已超过了那些完全没有技能的工人。就生活而言,他们有些人甚至比一
个世纪以前的大多数上等阶级过得更舒适、更高尚。
这一事实使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过文明生活的
公平机会,都应该免受贫困的痛苦和过度劳动的折磨,这是不可能的吗?这个问题在
当代由于备受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
经济学并不能完全解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答案还要依靠人类本性的道德和政治的
经济塑造了人类
原始人类以运用简单的
狩猎工具集体狩猎作为谋生
的手段,在谋生的过程中人
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关
系,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就可以被称为经济关系。
经济普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
活,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着
直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