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序言

到了第二阶段,在原来被假设不产生作用的那些力量中,有较

多的力量产生了作用:特殊种类的商品需求和供给条件的变化开始

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必须对这些条件复杂的相互作用加以观察。渐

渐地,动态问题的范围有所扩大,而暂时的静态假定的范围逐渐缩

小;最后就接触到国民收益按照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而分配这一重

大的中心问题。同时,动态的“替代”原理经常产生作用,使任何

一类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间接地受到其他要素的供求发展影响,

即使那些要素仅属于一些毫无关联的产业部门。 

这样,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不管好坏而始终要求变化的人类。阶

段性的静态假定,主要是用来暂时辅助动态的——或者说是生物

学的——概念。但是,经济学的中心概念一定要是关于活力和运

动的概念,即使只是研究它的基础时也是如此。 

在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各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土地所有权产

生的收入支配了人类彼此间的关系;也许占有极大的优势。但在现

代,新土地的开发,加上水路运费的低廉,几乎阻止了报酬递减的

倾向——这是依照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报酬递减”的意义

而说的,那时英国劳动者每星期的工资经常低于半蒲式耳(在英国,

1蒲式耳相当于36.368升)上等小麦的价格。但是,如果人口的增

长按照现在增长率的1/4的速度长期持续下去的话,那么,从土地

的一切用途(假定与现在一样不会受到当局的限制)上所得到的总

地租价值,也许是超过从其他一切形式的物质财产所获得的总收入;

即使到那时,这些财产也许会与现在20倍的劳动的价值相等,也仍

是如此。 

这本书历次再版(一直到第八版),一次比一次更加注重上述的

事实;以及以下这个有着相互关系的事实:即在每一个生产和贸易

部门中,都存在着一个边际,在它的范围之内,任何一个生产要素

的使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有利的;但是,一旦超过了

这个边际,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再有增加的话,就会产生递减的报酬,

除非需要同时也有增加,同时要与某一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其他生

产要素也随之一起有适当的增加。更加得到重视的,还有以下这个

补充的事实:关于边际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所研究的问题

的条件而变化,特别是随着与之有关的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关于它

的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即:第一,边际成本不决定价格;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