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 8

序言

/ 15

1篇   引论/ 18

《通论》中的就业理论不仅适用于传

统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情况,而且还适

用于各种非充分就业的事例。

传统经济学中误认为的失业其实是

分为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两种情况

的。它们存在下的劳动市场体系也是由

需求曲线和使用曲线组成。但他们却忽

视了第三种类型的失业。

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和有效需求

原理同时说明的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

才是符合实际状况的理论。

1章  正名/ 19

2章  古典学派的前提/ 21

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两个错误假定

/22       

Ⅱ真实工资、货币工资对劳动力就业情

                

况的影响

/25 

Ⅲ货币工资争论影响下的真实工资

/32

Ⅳ“非自愿性”失业

/33

Ⅴ对古典学派第二个假设的批驳

/35

Ⅵ经典学家们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理论的

讨论

/36

Ⅶ经典学派的三个相互依存的假设

/39

3章  有效需求原则/40

Ⅰ与就业相关的术语

/41

Ⅱ各种因素变动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函数

/44

Ⅲ被普遍接受的迷惑性学说

/48

2篇   定义与观念/50

对经济概念的模糊不清是造成我们

不理解经济理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衡

量单位问题而论,单位的不同,直接导

致经济总量只能用价格的总和加以表示。

在《通论》出版以前,西方并没有系

统的国民收入的概念和统计数字,所以明

确、清晰地说明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引起的

问题对分析整个经济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4章  单位的选择/51

Ⅰ引论

/52

Ⅱ重论古典经济学家未能清晰解释的经

济概念

/52

Ⅲ决定就业量的各种因素

/56

Ⅳ用产量与就业量表达的供给函数

/60

5章  预期与就业/61

Ⅰ期望值对投资和就业量的影响

/62

Ⅱ由期望值决定的就业量

/66

6章  收入、储蓄及投资的定义/68

Ⅰ使用者成本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69

Ⅱ储蓄与投资

/77

 录  论使用者成本/80

Ⅰ再论使用者成本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81

Ⅱ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方法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