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2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
est and Money
就业
、
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
章
古典学派的前提
2
23
22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
est and Money
就业
、
利息和货币通论
宜使实际就业人数能够继续工作下去。若将所有就业
人员组织到一起,那么第二个等式也未必适用于每一
劳工,因为会出现与第一前提相同的结果。所谓负效
用,是指个人或团体宁愿不工作,也不愿接受比某种
最低效用还要低的工资。
所谓“摩擦性”失业并不与第二前提相冲突。原
因是如果把这个前提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就要顾虑
到它实际上并不能尽善尽美地适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因为在它身上并不能发生连续性的充分就业。例如:
当估计产生错误,或需求时断时续时,各种专业化资
源的相对数量就会暂时失调,或由于对若干变化未曾考虑周全,所以导致无法在时
间上保持连续;或者由于职业之间的调换,中间就必须空闲若干天,因此在这样的
一个动态的社会中,总有这样一部分资源,由于职业调换而暂时没有职业。凡此种
种都可以成为引起失业的原因。当然,除“摩擦性”失业以外,还有“自愿性”失
业,也不与第二前提相冲突。所谓“自愿性”失业,是指当地立法、社会习俗、集
体议价、适应新环境较慢、冥顽固执等种种关系的影响下,工人拒绝接受实际上只
相当于其边际生产力的产物价值的工资,因此导致失业。但“摩擦性”与“自愿性”
两种失业的总范畴,包括一切失业。所以在古典学派的前提之下,不可能再出现第
无足轻重的劳动力
像图中被雇主们称
为“工作机器”
,却在生
产中占主力军的劳动者
们并没有像古典经济学
家们说的一样获得与自
己工作价值相等的报酬,
而是拿着微薄的薪水度
日。这用他们的理论来
说不过是单纯市场和竞
争不完善的结果,与其
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