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摩西奶奶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17

带回的知识通过一系列学徒期培训(通常很短)和雕版印刷品传承

下来。就像孩子们玩的“打电话”游戏,很多知识在从欧洲的重要

都市传递到“新世界”乡镇的过程中,忽视了美学上的考量。正是

这样的一系列环境——内在的自由流动和个人主义——形成了美国

民间艺术的特色,从根本上与欧洲各国严格划分开来的民间艺术形

成直接对立。

按照欧洲的模式,“真正的”民间艺术源于特定的(通常是乡村

的)社会需要,民间艺术在形式上很传统,在功能上或实用或服务

于宗教。美国的确产生了很多民间艺术——拼布棉被、风向标——

诸如此类符合这一定义的民间艺术产物,但是今天,这些艺术产物

得到高度赞赏不是因为机械地重复传统花纹,而是因为古怪的表现

手法。然而,美国比欧洲各国产出更多的是过剩的民间绘画,这些

画既不严格符合实用标准,也不符合宗教用途(见图1,第16页)。

这些画作的创作者们也许不是教育水平相仿的人,却是志趣相投的

人,他们的志向与为欧洲贵族而献身艺术的人一致。在摄影技术出

现以前,美国民间画家服务于这个新生的国家,帮助它看到自己的

模样,这反映在挺拔的公民肖像画里,体现在描绘农场、获奖的牲

畜和巨型轮船的画作里。缺乏专业训练在很多时候成了创造之母,

带来令人惊叹的生动画作,这些画作后来受到现代艺术家的欣赏。

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常常批评绘画者不称职。所以在这件

事上,包含了美国民间艺术的两面性:一方面,这一艺术类型可以

被赞誉为美国人心灵手巧和个人主义的证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认

为是美国文化低级和没有能力与更加深奥精妙的欧洲艺术相匹敌的

佐证。虽然美国艺术本身是由美国民主结构决定的,但是美国对于

民间艺术的态度也受到先天举棋不定态度的影响。

对于民间艺术的欣赏始于19世纪的欧洲,由于工业化浪潮对于

乡村民俗的无情破坏,人们开始对乡村民俗产生出人类学研究兴趣。

这种看似客观的、科学的兴趣伴随着一种谨慎的、始于18世纪后半

叶的对“文明”的浪漫主义怀疑,相伴而生的是近来对腐朽资本主

义的厌弃。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给民间艺术以

正统地位,这些艺术家除了共享前面提到的政治价值以外,也感觉

到无师自通的艺术在审美上可以帮助自己逃离古板的传统。然而,